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教育总览» 培养方案» 安工学院» 2012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时间:2013-03-26 13:21:00  来源:    作者:
e7797c549b3ab0c2b0439c5b1d59a961.doc

一、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与工程属于一级学科,综合运用管理学、系统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研究现代社会发展中各种管理问题。培养面向制造企业管理岗位和服务企业专业岗位且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
2、决策与优化技术
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4、生产运作管理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制为3年。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德、智、体合格即获得毕业资格。学生在标准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批准可提前1年毕业。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1.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
2.研究生最低学分要求为42学分。
其中: 必修课为27学分,
选修课为15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教学计划所列的选修课应不少于4门课程。 其中带*课程至少选择2门。
3.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与考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考试方式,其他课程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确定。
4.必修课成绩达到70(含)以上,其他课程的成绩不低于60分,才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5.补修课程
跨专业考生以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以上本科阶段核心课程,不计学分。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学院同意。
 
五、必修环节
    1.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安排在第4-5学期,时间3-6个月。入学前已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社会实践,但需提交相应证明。免修社会实践的学生应更多地参加科研实践,并提交相应科研成果。
    2.科研实践
     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进行科研活动,潜心学术研究,除参加导师所从事的课题研究项目外,还应参加校内、外组织的不少于10次的学术活动,填写科研实践报告卡。
    3.论文发表
毕业论文答辩前在公开刊物上要求独立发表论文1篇;或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至少列第二作者单位,在国内核心及以上期刊(正刊)上发表论文1篇。论文应为3000字以上本专业研究领域内的学术论文。
4.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论文开题之前,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在第三学期末完成,具体程序见相关规定。
 
六、毕业论文与学位授予
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研究方向。论文选题、开题、写作均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通过论文答辩后方可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程序见相关规定。
本专业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
院系: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 工学          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类 别
课 程 名 称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开课
单位
备 注
 
 
公共课
第一外语
80
2
80
2
 
 
外语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自然辩证法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基础课
高级运筹学
48
3
 
 
 
 
本院
 
模糊数学
 
 
32
2
 
 
本院
 
应用数理统计学
 
 
48
3
 
 
统计学院
 
专业课
5
4
离散系统建模与仿真
32
2
 
 
 
 
本院
 
高级技术经济学
48
3
 
 
 
 
本院
 
管理学
 
 
48
3
 
 
工商管理学院
 
决策理论与方法
 
 
32
2
 
 
本院
 
生产与运营管理
 
 
48
3
 
 
本院
 
 
 
试验设计*
32
2
 
 
 
 
统计学院
 
数值分析*
 
 
48
3
 
 
本院
 
系统安全性分析*
 
 
32
2
 
 
本院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32
2
本院
 
企业战略管理
32
2
 
 
 
 
工商管理学院
 
人机工程学
32
2
 
 
 
 
本院
 
企业信息化技术
 
 
32
2
 
 
本院
 
智能计算
 
 
32
2
 
 
本院
 
供应链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32
2
本院
 
决策支持系统
 
 
 
 
32
2
本院
 
必修环节
社会实践
 
4-5学期
科研实践
 
1-5学期
论文发表
 
1-5学期
中期考核
 
第4学期
毕 业 论 文
 
5-6学期
补修课程
同等学力和跨学科的研究生,入学后需补修本科阶段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附录: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研究生经典必读书目
1.       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2.       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8
3.       迈克尔·波特著:《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2005
4.       亨利·明茨伯格:《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机械工业出版社
5.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6.       埃瑞克·G·菲吕伯顿:《新制度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
7.       欧文·拉兹洛:《管理的新思维--第三代管理思想》
8.       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的新描述》
9.       李留澜:《契约时代:中国社会关系现代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
10.    科斯、诺斯等:《财产、产权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
11.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
12.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13.    多普非:《演化经济学――纲领与范围》
14.    约翰·福斯特、斯坦利·梅特卡夫:《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与创新政策》
15.    梁嘉骅:《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企业竞争对策》
16.    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17.    哈耶克(1989):《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8.    哈耶克(2000.2):《致命的自负》,冯克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    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20.    保罗·格里斯利:《管理学方法论批判》,中译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附件:

2012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文件类型=.doc e7797c549b3ab0c2b0439c5b1d59a961.doc (90.00 KB)
文件类型: .doc e7797c549b3ab0c2b0439c5b1d59a96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