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动态» 外语系研究生导师见面会暨研究生培养模式研讨会圆满召开(图文)

外语系研究生导师见面会暨研究生培养模式研讨会圆满召开(图文)

时间:2012-12-04 14:12:00  来源:    作者:

        1129下午,外语系2012级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见面会暨研究生培养模式研讨会召开。系领导班子成员、硕士生导师、办公室主任与研究生教学秘书以及2012级全体研究生胡继禹、佟佳、姚英博、刘婷、李娜、张慧云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宏峰副主任主持。

    党总支书记刘文东介绍了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确认的规则和前期各项工作内容,明确了经双向选择后导师与研究生的师生关系。他着重介绍了自首届研究生入学前至今系里对于研究生培养、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设想、投入和各项具体措施。对于本次会议的目的,他指出希望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符合外语系学科、专业特色,能够有力促进研究生职业、事业发展的新型培养模式,建立导师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学有所长、互惠多赢的外语模式。对于研究生在参加“全球化与外语文化自觉”讲座中的高水平提问和研究生之间互助和谐的氛围给予肯定,表达了系领导和老师们对于外语系“黄埔一期”研究生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望。  

    根据会议安排,研究生个人特点介绍、学涯职涯规划、研习疑难困惑等以需求为主导、以问题为导向的会议研讨正式开始,Open mode研讨模式成为师生坦诚沟通的保证。研究生同学们的学术疑惑、发展方向等问题的抛出与老师们的答疑、建议交叉进行,随时发言、随便插话成为交流的常态,老师和同学们不断被略显稚嫩的问题和有趣的比喻、精练的回答所吸引,研讨会笑声、掌声不时响起,气氛轻松而热烈。

    郝钦海教授建议研究生“研究的面不要铺得过宽,应当精益求精”。他向大家推荐了外国语言文学领域广泛认可的放射式研究方法。他要求同学们在学习初始阶段应当打下坚实的基础、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急于确定研究方向。此观点得到了导师们的广泛认同。老师们结合自身的学术经历,就图书资源的使用向研究生提出了多种建议,诸如向学校图书馆推荐所要购买的书目、办理过国家图书馆借阅卡、馆际互借、通过网络到国外订购书籍以及有效运用网上中外文数据库等等。

    为帮助同学们尽快克服“压力大、阅读书目多”的困难,提高阅读效率,通过读书开阔眼界、确定方向,老师们纷纷从不同角度提供了读书的方法。朱安博教授提醒大家要适当转变对学术的态度,放下对书的神秘感,“不要为理论而理论,让学术走下神坛”,以尽可能缩短与书的的心理距离。这样就可以“踏实读书、细致想问题”。他还建议大家广泛涉猎,适当阅读一些其他学科领域内的书籍,以拓宽眼界和思路。

    高秋萍副教授一句诙谐幽默的话“读不懂的语言学、读不完的文学”顿时使气氛轻松活跃起来。她建议大家先挑重要的书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获得成就感,阅读的效果就会在量变中产生质变。刘重霄副教授认为,起步时书不宜挑得过多,可选定几本经典的书目,细嚼慢咽,真正去品味、吃透,肯定受益匪浅。张宏峰老师结合英国著名思想家和散文家弗朗西斯·培根在其名著《谈读书》对读书方法的经典论述,提出对不同的书可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的观点。他还结合自己的体会与学术著作的体例,详细说明了不同类型的书籍的不同阅读方法。

    刘文东老师说“世界上不经努力就能得到的只有年龄”,鼓励大家付出终有回报,从历史学、人类学角度,学术研究源于生活必然也要指导生活,希望同学们培养阅读兴趣为先,在思想方法和追求高等教育本源层面上下功夫。

    针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研讨会上大家一致认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一起成长的导师组模式的建立,这对于今后导师合作,师生共进,借助外力,学术沙龙等形式和目标的达成意义重大。会议期间,师生之间还就不同研究方向的学习方法的异同、学业与事业、各自人生职业规划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坦诚的沟通。会后,师生共进晚餐,师生间进一步亲密沟通,氛围更加轻松,最后在意犹未尽中师生依依作别。

    此次师生见面、研究生培养模式研讨会,增进了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了解和价值认同,更是一次近乎完美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尝试、探索,在增进师生感情、促进导师协作的同时,必将为外语系研究生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clip_image0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