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动态» 北京电影学院苏牧教授受文传学院邀请来我校为师生讲座

北京电影学院苏牧教授受文传学院邀请来我校为师生讲座

时间:2019-10-21 08:12:00  来源:  作者:

  10月14日下午,北京电影学院苏牧教授受文传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文化传播研究所和研究生管理办公室邀请,以《与程序的一场世纪之恋——美国电影(her)赏析》为题,为我校近一百名师生做了一场讲座。参与此次活动的还有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石刚、副院长郭媛媛和院长助理许敏玉。

  

  郭媛媛首先代表学院对苏牧教授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和感谢。在全场热烈掌声中,苏老师开始了他的讲座。

  苏牧先以关键词向在座听者做铺垫,先后推荐了姜文、侯孝贤、塔尔科夫斯基、贝拉塔尔、小津安二郎、是枝裕和等国内外优秀导演及其作品。随后,他放映了电影片段,从专业角度对镜头语言、故事结构、文化寓意、哲学思考等做了详细讲解。苏老师的讲座,给了在场师生知识和思想的深刻启迪:

  

  电影的创意是潜能的认知与激发

  “人须知自己”——苏格拉底。

  当人们认可了“我”是一个宇宙,就是人自我意识的崛起。这句名言不仅引导了欧洲电影的启蒙与发展,也表现了苏牧教授的用意,即告诫、勉励在场的青年学子们不要忽视自己内心积攒的潜力,不要忽略那些不起眼的小想法。每部优秀电影都是从一些单薄的小创意发展起来的。大量赏析国内外、各时代的优秀影片,是不断激发自己创意潜力的良好途径。

  

  好电影蕴含着时代元素的渗透

  Her》的创意内核是人与未来科技的关系,是新鲜且超前的哲学思考。从海报男主茫然的眼神,就能感受到电影创作在人类在时代中的行进状态。

  

  电影是雅俗共赏的形态构造

  苏牧教授用一个金字塔图形来表达他对电影的理解。面积最大的底部代表商业片,这类电影是当下的主流电影,属于俗赏。它要赚钱,是电影业存活的前提。金字塔中部分代表艺术片,它是电影中雅俗共赏的那一种。而最小的三角顶端,代表探索片,它探索的不仅是电影语言表现的可能性,还探索人的本性,属于雅赏。

  

  此岸与彼岸

  Her》是人关于现实和想象的反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此岸与彼岸,电影中男主西奥多的此岸是此刻的孤寂与迷茫,他的彼岸是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感情的向往。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追求着自己的彼岸,怀念过去,展望未来,虚度现在。此岸和彼岸并不是生活物质境地的转换,更不是我们逃避现实的说辞。

  此岸彼岸是一种精神上的方向,是一种指引而不是一种自我安慰。

  

  “形而下的电影讲究技巧,形而上的电影则讲究情怀”石刚在苏牧教授的分享结束后,做出了这样的总结。

  苏牧老师分享的对电影艺术的深邃思考,为到场师生带来了对艺术的重新审视和思想的碰撞,使大家获益良多。

  

  苏牧简介: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博士后导师。北京大学、中欧商学院、长江商学院、中国中央电视台客座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座教授。

  中央电视台“第10放映室”总策划。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电影专题嘉宾。美国中文电视台《纽约会客室》嘉宾。西班牙2016年首届中国电影展“艺术总监”。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金字奖”第一届、二届、七届评委会主席。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艺术总监。电影监制作品:《静静的玛尼石》(釜山电影节大奖)《血蝉》(亚洲电影节大奖)、《流离》、《别离》、《美姐》(金马影展大奖、2014年中国最美电影。)

  主要著作《荣誉》人称中国电影界“殿堂级”电影著作,23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