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晚,“擎旗‘宣’理论,扬帆‘践’征程”高校联合宣讲会于博学楼学术报告厅举行。高校联合宣讲会聚焦历史传承与思想引领,旨在引导广大青年铭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峥嵘岁月,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世界和平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用“青言青语”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王哲、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刘志铭、北京师范大学求索学社宣讲团吴梓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时代宣讲团樊译阳分别作理论宣讲。

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王哲以《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题展开宣讲。他深入剖析抗战精神的内涵,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到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结合张学良推动抗日统一战线、杨靖宇英勇抗敌等鲜活事例,让抗战精神跃然眼前。他深刻阐述了抗战精神的重要意义,强调在新时代,更要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战胜风险挑战的战略主动、非凡勇气和强大定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刘志铭以《八十载回望烽烟路 十四年永铸民族魂》为题展开宣讲。讲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深入剖析了抗战时期中国面临的困境,如“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蔓延、国内局势的一盘散沙等。他提出,《论持久战》的发表具有重大意义——分析了中日双方力量对比,对未来局势做出准确预判,统一了党内思想,守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他阐述了抗日战争正义性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必然性,让听众深刻认识到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

北京师范大学求索学社宣讲团吴梓煜以《“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为题展开宣讲。他围绕“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一核心主旨,从多个维度进行阐述,指出在民族面临存亡危机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抗日斗争的前列,以坚定的立场和积极的行动,为全国抗战注入了核心力量。他的宣讲为激发听众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思想助力,也为大家在新时代铭记历史使命、投身民族复兴事业奠定了更坚实的认知基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时代宣讲团樊译阳以《展望未来:“奉法者强则国强”—— 从习近平法治思想看“两个结合”的生动实践》为题展开宣讲。从习近平法治思想出发,探讨“两个结合”的生动实践。她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显著的人民性和突出的社会性,并从经济基础、阶级属性、社会条件、历史文化等综合角度,深入探究并回答了“什么是法治”,“中国要搞的法治是什么样的法治”等问题,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法治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高校联合宣讲活动,通过各位讲师的精彩讲述,让在场师生对抗日战争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活动不仅激发了师生们的爱国热情,更激励着大家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肩负起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相信广大青年学子将以此次宣讲为契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壮丽篇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冯汐,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兼职辅导员郭萱,研究生时代宣讲团主要成员和四百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