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劳动经济学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组织实践能力和协作创新精神,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在国家宏观人力资源管理与政策研究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劳动经济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教学以及实际管理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理论研究
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3、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研究
4、劳动经济计量研究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制为3年。学生在标准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批准可提前1年毕业。
在修读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即获得毕业资格。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制为3年。学生在标准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批准可提前1年毕业。
在修读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即获得毕业资格。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学院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
2.研究生最低学分要求为42学分。
其中:必修课为28学分,
选修课不少于14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教学计划所列的选修课应不少于4 门课程。
3.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与考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考试方式,其他课程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确定。
4.必修课成绩达到70(含)以上,其他课程的成绩不低于60分,才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5.补修课程
跨专业考生以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以上本科阶段核心课程,不计学分。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学院同意。
五、培养方式
1、在导师负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必要时采用导师小组的培养方式。导师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履行职责,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
2、教学方式除了教师授课外,可根据课程特点、性质采取专题讨论等合适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和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六、必修环节
1.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安排在第4-5学期,时间3-6个月。入学前已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社会实践,但需提交相应证明。免修社会实践的学生应更多地参加科研实践,并提交相应科研成果。
2.科研实践
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进行科研活动,潜心学术研究,除参加导师所从事的课题研究项目外,还应参加校内、外组织的不少于10次的学术活动,填写科研实践报告记录册。
3.论文发表
为保证硕士学位的授予质量,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后方具有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之前,要求以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名义在公开刊物(正刊)上发表至少1篇3000字以上学术论文。
4.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论文开题之前,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在第三学期末完成,具体程序见相关规定。
七、毕业论文与学位授予
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特点。论文选题、开题、写作均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通过论文答辩后方可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程序见相关规定。
本专业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劳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
院系:劳动经济学院学科 门类:经济学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类别
|
课程名称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必
修
课
|
公共课
|
第一外语
|
64
|
2
|
64
|
2
|
|
|
外语系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专业基础课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
|
18
|
1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现代管理理论
|
48
|
3
|
|
|
|
|
本院
|
|
中级微观经济学
|
48
|
3
|
|
|
|
|
经济学院
|
|
中级宏观经济学
|
|
|
48
|
3
|
|
|
经济学院
|
|
多元统计分析
|
|
|
48
|
3
|
|
|
本院
|
|
专业课
|
劳动经济学
|
48
|
3
|
|
|
|
|
本院
|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
|
48
|
3
|
|
|
本院
|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
|
|
|
|
48
|
3
|
本院
|
|
选
修
课
|
计量经济学
|
48
|
3
|
|
|
|
|
本院
|
|
多元统计软件应用
|
|
|
|
|
48
|
3
|
本院
|
|
工作分析研究
|
|
|
|
|
32
|
2
|
本院
|
|
薪酬管理与激励方案设计
|
|
|
48
|
3
|
|
|
本院
|
|
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
32
|
2
|
|
|
|
|
本院
|
|
劳动社会学专题
|
|
|
|
|
32
|
2
|
本院
|
|
专业外语(英、日)
|
|
|
32
|
2
|
|
|
本院
|
|
中国就业问题专题
|
|
|
32
|
2
|
|
|
本院
|
|
组织行为研究
|
32
|
2
|
|
|
|
|
本院
|
|
人事心理学
|
|
|
32
|
2
|
|
|
本院
|
|
职业技能开发与培训
|
|
|
|
|
32
|
2
|
本院
|
|
劳动争议处理研究
|
|
|
|
|
32
|
2
|
本院
|
|
公共政策研究
|
32
|
2
|
|
|
|
|
本院
|
|
实践环节
|
社会实践
|
|
4-5学期
|
科研实践
|
|
1-5学期
|
发表论文
|
|
1-5学期
|
中期考核
|
|
第4学期
|
毕业论文
|
|
5-6学期
|
补修课程
|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考生补修2门劳动经济本科核心课程
|
附录:劳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推荐书目:
1、《国富论》亚当·斯密(各种版本)
2、《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各种版本)
3、《资本论》卡尔·马克思(各种版本)
4、《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恩格斯(各种版本)
5、《财富增长论》约瑟夫·熊比特著李默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6、《纯粹经济学要义》瓦尔拉斯(各种版本)
7、《政治经济学教程》帕累托(各种版本)
8、《经济学原理》马歇尔(各种版本)
9、《福利经济学》庇古(各种版本)
10、《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凯恩斯(各种版本)
11、《经济学和公共目标》约翰·加尔布雷斯商务印书馆 1980年
12、《论人力资本投资》西奥多·舒尔茨吴珠华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2年
13、《雅各布·明塞尔论文集》(第一卷《人力资本研究》,第二卷《劳动供给研究》) 雅各布·明塞尔张凤林译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年
14、《劳动经济学》伊兰伯格刘昕等译中国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15、《劳动经济学》(日)岛田晴雄著杨河清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年
16、《当代劳动经济学》坎贝尔·麦克南等著刘文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
17、《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大卫·桑普斯福特等主编卢昌崇等译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0年
期刊
LABOR ECONOMICS、《经济学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就业》、《中国人才》、《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社会科学》、《人口与经济》
附件:
2012年劳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doc
|
291392a100996ad173b119783c6e10dc.doc (99.00 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