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需要和全国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并结合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实际,制定社会工作硕士(MSW)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劳工与企业社会工作
2、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
3、老年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4、社会服务项目与社会组织管理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期限原则上为2年,最长不超过4年。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可获得毕业证书和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
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需获得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不少于22学分;专业选修课学分不少于8学分;实习为必修,是有专业督导的社会工作实习,6学分;毕业论文2学分。
五、培养方式
1、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者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获得通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2、教学方式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重视实践教学。实务课程配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社会工作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加强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训练,兼顾研究能力的培养。
3、重视实习环节。发挥学校督导与机构督导的双重作用,要求学生完成至少800小时有专业督导的社会工作实习。
4、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社会服务与管理部门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参加;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专职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共同指导。
六、考试和考核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考试方式,其他课程可以是考试、论文写作等方式考核。
七、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选题一般应来源于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论文,也可以是社会工作项目设计与评估报告,还可以是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或政策研究报告。字数一般在2.5万字左右。
经答辩通过和学校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后获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
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
类别
|
课程名称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备注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必
修
课
|
公
共
课
|
第一外语
|
48
|
3
|
|
|
|
|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
|
|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
|
18
|
1
|
|
|
|
|
|
专
业
课
|
社会工作理论
|
48
|
3
|
|
|
|
|
|
|
|
社会研究方法
|
|
|
48
|
3
|
|
|
|
|
|
社会工作伦理
|
32
|
2
|
|
|
|
|
|
|
|
个案社会工作
|
32
|
2
|
|
|
|
|
|
|
|
群体社会工作
|
|
|
32
|
2
|
|
|
|
|
|
社区工作
|
|
|
32
|
2
|
|
|
|
|
|
社会政策
|
|
|
32
|
2
|
|
|
|
|
|
专
业
选
修
课
|
劳工方向
|
劳工与企业社会工作
|
|
|
32
|
2
|
|
|
|
|
|
劳动关系
|
|
|
|
|
32
|
2
|
|
|
|
劳动经济学
|
32
|
2
|
|
|
|
|
|
|
|
家庭方向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
32
|
2
|
|
|
|
|
|
|
|
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
|
|
|
32
|
2
|
|
|
|
|
|
家庭治疗
|
|
|
|
|
32
|
2
|
|
|
|
老年方向
|
老年社会工作
|
|
|
32
|
2
|
|
|
|
|
|
社会福利思想
|
|
|
32
|
2
|
|
|
|
|
|
社会保障制度
|
32
|
2
|
|
|
|
|
|
|
|
组织方向
|
社会项目管理
|
|
|
32
|
2
|
|
|
|
|
|
社会服务行政
|
|
|
|
|
32
|
2
|
|
|
|
人力资源管理
|
|
|
|
|
32
|
2
|
|
|
|
其他
|
社会工作专题研讨
|
|
|
|
|
32
|
2
|
|
|
|
专业实习
|
实习工作坊(同步实习)
|
40
|
1
|
|
|
|
|
|
|
|
观察实习(同步实习)
|
|
|
120
|
1
|
|
|
|
|
|
技能实习(集中实习)
|
|
|
|
|
320
|
2
|
|
|
|
毕业实习(集中实习)
|
|
|
|
|
|
|
320
|
2
|
|
注:1、实习工作坊和观察实习是与课程同步的实习,要求安排单独一个整天的实习时间;
2、技能实习和毕业实习是集中实习,要求安排8周、每周5天的连续实习时间;
3、以上实习均为有专业督导的社会工作实习。
|
毕 业 论 文
|
第3学期10月底前完成开题,第4学期6月底前完成答辩
|
总计:38学分;其中:必修课22学分,专业选修课8学分,实习6学分,毕业论文2学分。
|
附录:社会工作阅读文献与专业期刊
一、阅读文献
(一)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1、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2005年。
2、麦克·佩恩著,何雪松译,《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3、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阿玛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5、詹姆斯·斯科特著,郑广怀等译,《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
6、陈向名,《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二)专业价值观与实务
7、甘炳光等,《坚守信念:给社工学生的30封信》,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7年。
8、约翰·贝曼著,钟谷兰等译,《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
9、刘瑜,《民主的细节》,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10、肯·威尔伯著,胡因梦、刘清彦译,《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三)中国社会现实
11、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12、龙应台,《野火集(20年纪念版)》,北京:文汇出版社,2005年。
13、孙立平,《重建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四)个人与社会
14、蒙田著,杨元良译,《蒙田随笔》,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
15、梁漱溟,《人心与人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16、萨提亚著,易春丽等译,《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二、专业期刊
1、《社会学研究》
2、《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以书代刊)
3、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4、《心理学报》
5、《中国社会工作》
6、《社会工作》
附件:
2012年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
c7ec5875c481cb05994e9424cdec9907.doc (101.00 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