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社会保障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组织实践能力和协作创新精神,并具有较熟练的外语水平,能够在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与政策研究部门、民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组织、大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保险公司从事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研究、社会保障事务管理、以及教学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模式研究
2、老年社会保障研究
3、健康与医疗保障研究
4、就业保障研究
5、社会保障统计与精算研究
6、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研究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制为3年。学生在标准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批准可提前1年毕业。
在修读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即获得毕业资格。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学院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
2.研究生最低学分要求为42学分。
其中:必修课为28学分,
选修课不少誉14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教学计划所列的选修课应不少于4门课程。
3.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与考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考试方式,其他课程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确定。
4.必修课成绩达到70(含)以上,其他课程的成绩不低于60分,才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5.补修课程
跨专业考生以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以上本科阶段核心课程,不计学分。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学院同意。
五、培养方式
1、在导师负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必要时采用导师小组的培养方式。导师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履行职责,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
2、教学方式除了教师授课外,可根据课程特点、性质采取专题讨论等合适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和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六、必修环节
1.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安排在第4-5学期,时间3-6个月。入学前已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社会实践,但需提交相应证明。免修社会实践的学生应更多地参加科研实践,并提交相应科研成果。
2.科研实践
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进行科研活动,潜心学术研究,除参加导师所从事的课题研究项目外,还应参加校内、外组织的不少于10次的学术活动,填写科研实践报告记录册。
3.论文发表
为保证硕士学位的授予质量,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后方具有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之前,要求以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名义在公开刊物(正刊)上发表至少1篇3000字以上学术论文。
4.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论文开题之前,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在第三学期末完成,具体程序见相关规定。
七、毕业论文与学位授予
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特点。论文选题、开题、写作均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通过论文答辩后方可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程序见相关规定。
本专业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
院系:劳动经济学院 学科门类:管理学 一级学科:公共管理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开课
单位
|
备 注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必
修
课
|
公
共
课
|
第一外语
|
64
|
2
|
64
|
2
|
|
|
外语系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
|
18
|
1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专业基础课
|
现代管理理论
|
48
|
3
|
|
|
|
|
本院
|
|
福利经济学
|
|
|
48
|
3
|
|
|
本院
|
|
多元统计分析
|
|
|
48
|
3
|
|
|
本院
|
|
专
业
课
|
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模式
|
48
|
3
|
|
|
|
|
本院
|
|
分项社会保险研究
|
|
|
48
|
3
|
|
|
本院
|
|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运营
|
|
|
|
|
48
|
3
|
本院
|
|
劳动经济学
|
|
|
|
|
48
|
3
|
本院
|
|
选
修
课
|
社会保障财政
|
48
|
3
|
|
|
|
|
本院
|
|
社会保险热点问题讲座
|
|
|
|
|
32
|
2
|
本院
|
|
保险学研究
|
|
|
32
|
2
|
|
|
本院
|
|
社会工作研究
|
|
|
32
|
2
|
|
|
本院
|
|
社会保障精算概论
|
|
|
|
|
32
|
2
|
本院
|
|
比较社会保障制度
|
|
|
32
|
2
|
|
|
本院
|
|
多元统计软件应用
|
|
|
|
|
48
|
3
|
本院
|
|
专业外语(英、日)
|
|
|
32
|
2
|
|
|
本院
|
|
公共政策研究
|
32
|
2
|
|
|
|
|
本院
|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
|
32
|
2
|
|
|
本院
|
|
计量经济学
|
|
|
|
|
48
|
3
|
本院
|
|
社会问题专题讲座
|
32
|
2
|
|
|
|
|
本院
|
|
非营利组织管理
|
|
|
32
|
2
|
|
|
本院
|
|
社会经济定量分析
|
32
|
2
|
|
|
|
|
本院
|
|
社会学研究
|
|
|
|
|
48
|
3
|
本院
|
|
实践环节
|
社会实践
|
|
4-5学期
|
科研实践
|
|
1-5学期
|
发表论文
|
|
1-5学期
|
中期考核
|
|
第4学期
|
毕 业 论 文
|
|
5-6学期
|
补修课程
|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社会保障本科核心课程
|
附录: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文献与专业期刊推荐目录
一、阅读文献
1、曾湘泉:《劳动经济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庇古:《福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6
3、贝弗里奇:《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4、尼尔·吉尔伯特编,郑秉文等译:《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全球发展趋势与展望》,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5、罗兰德·斯哥等编,华迎放等译:《地球村的社会保障--全球化和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6、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7、陈佳贵、王延中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各年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9、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共4卷),人民出版社,2011
10、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0
11、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人民出版社,2007
12、郑功成、张奇林《中华慈善事业》,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13、孙树涵:《老而弥智--养老保险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14、邓大松:《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15、邓大松:《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16、陈良瑾:《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17、林义:《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二、专业期刊:
1、《社会保障制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2、《社会保障研究》(以书代刊,半年一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中国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办
附件:
2012年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
6a164009db571ee4f6d942b7004691d3.doc (101.50 KB) |
|